项目简介
10× Genomics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基于微流控和油滴包裹技术的高通量 单细胞分析平台,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凝胶珠(Gel Beads)携带独特的 条形码(Barcode)和寡核苷酸探针,将单个细胞与带有唯一标识的磁 珠共同包裹在油滴中,裂解细胞后释放的 mRNA 与磁珠上的探针结合 并完成反转录,最终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析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该 技术可同时捕获数千至数万个单细胞的转录组、表观组或免疫组库信 息,广泛应用于构建高分辨率细胞图谱(如人/小鼠器官细胞类型鉴定)、 解析发育分化轨迹(如胚胎发育或类器官形成中的细胞命运决定)、 揭示疾病异质性(如肿瘤微环境中恶性细胞与免疫 / 基质细胞的互作)、 挖掘罕见细胞亚群(如干细胞或循环肿瘤细胞)以及研究免疫系统多 样性(如 T/B 细胞受体库分析),为精准医学和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 单细胞水平的分子机制洞察。
送样要求
研究案例
作为一种多细胞生物,水稻依靠不同功能细胞间的基因表达多样性而 茁壮成长。然而,细胞分辨率的转录组特征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更不 用说细胞对环境刺激的特异性转录反应了。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 在木村 B 营养液中生长或暴露于各种非生物胁迫下的水稻幼苗的地上 部分和根系进行了单细胞 RNA 测序,并对总共 237,431 个单细胞的 转录组进行了表征。研究人员分别在叶片和根系中鉴定出了 15 种和 9 种细胞类型,并且观察到,除了内皮层或表皮外,同一组织层中的叶片和根系之间常常共享共同的转录组特征。非生物胁迫刺激在很大程 度上以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方式改变基因表达,但对于某一给定的细胞 类型而言,不同的胁迫往往会触发大致相同的一组基因的转录调控。 此外,研究者检测到了细胞群体在应对非生物胁迫时的比例变化,并 通过单细胞发育轨迹重建来探究潜在的分子机制。总的来说,研究人 员的研究为水稻幼苗提供了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数 据资源,同时也展示了如何利用此类资源来推动植物生物学领域的新发现。
合肥分子时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787-182
电子邮箱:wm@stm-epi.com
公司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2号楼
copyright © 2025 合肥分子时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5074717号